返回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3章 阴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浩然说的都是真心话。

    他由衷的认为现在的销售部气氛很好,一组和二组的组长,敢于藐视权威跟孟主任对着干,可以说是大大的提升了这个部门的战斗力。

    这样保持下去,即便没有周浩然,销售部下半年的业绩也可以有一个巨大的提升。

    这种内部的激烈竞争,才能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

    创造来源于竞争,而不是团结。

    只不过在当下这个时代,这样的思路很难让人产生共鸣。

    别说是这个年代了。

    哪怕是二三十年后,这种思路仍然也只是局限于个别一些伟大公司内部的个别部门。

    比如互联网大厂里的技术部门和产品部门。

    周浩然就是参与者。

    他的前老板,那也是福布斯富豪榜上有名的大人物、世界级大富豪。

    在技术会议、产品会议的时候,老板也会时不时的参与。

    就很尴尬。

    老板不是发号施令的那个,而是被抨击、被讽刺的对象。

    一个工程师就可以让老板闭嘴,说他不懂技术不要乱指挥;一个产品经理也可以让老板沉默,说他不懂用户就不要瞎带节奏。

    如果一个小经理,他的意见跟大老板的意见有分歧。

    听谁的?

    要听小经理的。

    团队按照小经理的要求去做事。

    如果做错了,事实证明小经理的思路不对,那再按照大老板的意思重做一遍。

    在技术、产品这样的部门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上下尊卑的概念。

    拍桌子、摔东西、吵架、发怒是家常便饭。

    不管来的是谁,会议室里永远是乱哄哄的吵成一团……吵完了,吵架胜利的那一方,就会成为方案的落地方,获得最多的资源。

    总之就是一句话,资源得靠实力去争。

    就算是大老板,也不能靠职位权力来玩由上到下的资源分配。

    大老板要哄着技术人才和产品人才,要忍受这些人的桀骜不驯,要接受他们的恃才傲物,要把他们当爹似的供起来。

    这样的一种机制,才让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在技术和产品领域获得了巨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硅谷的科技巨头还要强大。

    不过,这也只限于技术和产品部门。

    如果是财务、人事、采购、市场、后勤、行政等部门,就是另一套规则了。大老板出现后,谁要是敢不服从、敢当面顶撞,那就只能是离死不远了。

    周浩然是技术转产品,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

    同样是卖书。

    他肯定会着重培养东方朗、王文瑞、田悦然、陈子璇这些高中同学。

    因为他们思想活跃,敢跟他对着干。

    周浩然不怕谁犯错误了给他惹麻烦。

    就怕温顺听话的像一头羊。

    市场是狼吃羊的游戏。

    满世界都是羊。

    随便吃。

    身边得多培养几头狼,才能去帮他狩猎。

    至于李长兴和姜雄……

    这俩人服从性太强,那就只能是工具人了。

    如果在李长兴和姜雄之间做选择,那一定是选后者。

    姜雄至少还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还敢发出质疑。李长兴的出版社生意,就很被动,只能是接单、印刷、出货,这种重资产的笨重生意,很容易让人从身体到思想上都越来越沉。

    周浩然不着急。

    可以慢慢推进。

    他的那些小伙伴,才刚高中毕业,路还很长呢。

    就眼下来说,得先解决好田凯举报的事。

    孟主任很慎重的说:“虽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可就怕传着传着,就三人成虎了,这事最好尽快解决,终止调查。”

    周浩然笑道:“主任有文化,三人成虎这样的成语张口就来,我就不行。”

    孟学民差点气死,骂道:“没跟你开玩笑!”

    “那你说怎么办?”

    周浩然有些心不在焉。

    孟学民眯起眼睛,沉声道:“想要尽快的结束这场闹剧,最好的办法就是给田凯分配过去一个学徒。他不就是想要学徒嘛,给他!”

    “啊?”周浩然大吃一惊,“不给我学徒了?”

    孟学民没好气的说:“没说从你这抢。”

    “从钟建同那抢?”周浩然觉得这更不可能,眉头紧锁,“靠着一个学徒,去玩二桃杀三士的把戏?这不太可行吧,人家钟建同是销冠呢!”

    孟学民冷冷的说:“也没说只有两个学徒。”

    “嗯?”周浩然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次台里会进很多大学生?再争取来一个?”

    孟学民点了点头,“这个月末,估计台里能进三十多个大学生,大部分都会走轮岗。生活频道是改革的前沿阵

第153章 阴招(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